古筝弹奏要好听必须运用自身体重来发力?
中国的书法可以做到“力透纸背”;中国的古琴艺术可以做到“弹欲断弦、按欲入木”;中国的国术大师们往往还能够在耄耋之年以小胜大、以弱胜强。
这其中的原因都是一个,就是对自身体重进行极度合理的运用,达到最佳的发力状态。
传说一日,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在练字的时候,父亲突然从背后快速的抢他手中的毛笔,居然没能将笔从他手中抽出,王羲之满意地对儿子说,你已经练成了。可见,王献之在写字的时候,绝不是用手指或手腕这样的小关节在发力,而是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集中起来,倾注在笔端。作为书圣的王羲之,对儿子的检验也绝不是停留在字体的美观这样肤浅的层面,而是检验儿子在写字时的发力方法。
大钢琴家鲁宾斯坦身材矮小,可是演奏钢琴时却有着非常强大的穿透力和震撼力。一次,一位学生问他其中的原因,鲁宾斯坦把一个手指放在学生身上,学生立刻感到了强大的力量,鲁宾斯坦说,“我可不是用我的手指啊,我是在用我的整个身体在弹琴。”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西方大师对体重的运用。
引用一句太极拳拳经中的话,“不用力而有力,不注血而有力”。
在古筝演奏中,正确合理的发力方法,不仅使音色、音质更趋于理想,且整体演奏会给人以生动、活泼、洒脱、自如之感,音色上考究。
同时,也能规避掉不必要的肢体语言,避免矫揉造作。
|